余温103度

爱发电:https://afdian.net/@relaxtime

也算是,洗白吧

我知道我应该更文……我没有要弃坑,会继续写的,orz。


其实敲这篇之前,我就很认真滴思考过这么多话讲出去,可能会让我失去玩的好好的读者小天使们,精神斗争了一个下午,觉得,还是忍不住要说。


记得在东哥爆炸微博发的前一两天,我跟妹子吐槽说“当粉,挺遭罪的”,提心吊胆,担惊受怕,心好累。结果没多久,微博上就炸出这么个事儿来,我真是一个大写的“囧”,好几天我才理清思路来说点什么。


东哥这篇微博,我不想分析对错。因为看到的事实,只是他发了一篇言辞相对激烈的微博,为什么发这个,我推测是某一件事,或者某些事惹火了他,之后他通过这么一篇东西把情绪和想法讲了出来。

鉴于我并不知道微博背后的事究竟是什么,我想也无从判定那条微博是“过激”还是”已经足够斯文风度。“

只能说在一片不知真相的普罗大众面前,单方面爆了这么大的情绪反应,对他的公众形象恐怕弊大于利。这么来,依我看,不是很明智。

以上是对于这件事本身的看法,下面是。。。洗白……所以这行是分割线


书柜里挖出一个好玩的,翻出来给大家看看……




《没有任何借口》这书在我上学的某个阶段很红,老师上课会提起,演讲,作文范文里都出现过,“西点军校校训”这个噱头挂着,被关注了很久。

图上这本书是当时前前后后某个时刻买的,当年的我不听教诲,沉迷个人爱好,所以一直没看过,书柜里摆了好几年,又以为这是伪书,更不会看了。

今天拿出来,百度仔细的搜了一下,这本……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《没有任何借口》是真书……作者是 Brace.E.Barber


当年很红,一直被引用和推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《没有任何借口》是伪书,真实作者是编者,挂着名的作者根本不存在。

于是,事实是,我曾经要买一本伪书,买了同名的真书,然后拿真书当同名的伪书扔在书柜里,鄙视了很久。今天为了洗白某人,翻出来了……

这是一个:update出问题的严重乌龙。


我要说的是……《没有任何借口》作为一个某东的黑点,其实不公平。倒退回《没有任何借口》很红的时代,信息远不如今天迅速,那时候认真读一本畅销书,并且受到一定的启迪,这不是一件坏事。作为一个经历分享,也没有问题。

以我的观点,有问题的并不是读者,是那本伪造的书。读者的问题是,update没有跟上。


关于,诺贝尔数学奖……真心不想承认这个蠢话我也说过,宽面条泪。我某次跟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blabla讲约翰纳什,主要内容是精神问题好了之后就得了诺贝尔奖,对方问我:他得的诺贝尔什么奖啊?

博弈论在我脑海里呼啦一转,嗯,博弈论,数学。然后脱口而出。

对方很为难地说: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。

我觉得我们的大脑会用自己的逻辑串联一些事情,会试着整合起来,最后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很准确的。一些话说出来禁不起推敲,不一定是怀着某种企图的伪装成什么。有时候记忆信息碎一地,连起来的不够好,恰恰因为是真的看过些什么。背根本不知道的是什么的稿,倒是不太会出错,比如说很难背的医学名词。


很喜欢的一个歌手在备受关注的时候说过:“你们看到的某某某,并不是真实的某某某,而是一个团队努力投射给公众的某某某。”


我想我们看到的靳东,可能更接近真实的靳东,而不是团队投射给公众的一个虚拟偶像。以粉的角度,这倒是……挺珍贵的。


以上应该结束了的分割线,论话唠的无药可救。


其实一个因为出演剧集而受到关注的人,本身是否应该作为一种商品呢?如果答案是,那么卖人设不可或缺,商品应该有自身定位,应该迎合客户群体,开发一切可以衍生利益的动能,带动一切力量进行销售盈利。

所以人设崩塌,是不是可以算假冒伪劣。

欣然接受这个商品设定,到底好不好?大环境趋于认同吧,我是这样感觉的。

内心里我觉得,创作团队的每个人都是生产者,真正的商品应该是剧集或者其他的作品,这个商品本身质量上乘,才是我最喜闻乐见的。

我想所谓艺人和演员的差别,可能就是商品定义对象的不同吧~




评论(23)

热度(39)